驕傲|萍中校友宋劉斌
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萍鄉中學98屆校友宋劉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宋劉斌,男,漢族,1981年1月出生,江西萍鄉人,中共黨員,萍鄉中學98屆校友,長沙理工大學駐邵陽市新寧縣枧桿山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構建了“黨建+文化+產業”的“扶志扶智”扶貧模式,受到媒體報道200余次。
▲宋劉斌(左)在生態臍橙園。
宋劉斌校友身上
折射著萍中人愛國讀書的責任擔當
折射著萍中人求實向上的精神品質
為宋劉斌校友點贊
為萍中教育點贊
扶貧3年,舍小家為大家
2017年9月,宋劉斌面對妻子脫產外地讀博、女兒年僅5歲、父母年邁多病的特殊困難,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來到偏遠的山區先后參與2輪扶貧。在新寧縣風神洞村,他協助工作隊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了高山葡萄產業發展。在新寧縣枧桿山村駐村期間,他幫助全村456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實現了貧困村出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村居住地有3名武漢返鄉人員,宋劉斌自身處于治療高血壓引發的心率失常觀察期,仍帶領隊員堅持返鄉,克服困難寄居在其他村民家,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抗疫先鋒隊,并及時發放長沙理工大學調撥的口罩、紅外測溫儀、消毒液等防控物資,連續20多天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筑牢了農村抗疫堅強屏障。
▲宋劉斌(右)與村民話家常。
思想“扶志”,筑牢戰斗堡壘
為提高黨組織凝聚力,筑牢思想之基,宋劉斌組織全村黨員和群眾代表前往宛旦平烈士紅色基地、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等地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并邀請長沙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付宏淵等黨建專家到村講黨課,邀請黨員干部走進枧桿山村,和村黨支部聯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校黨員和村里黨員結對子,帶動村里的黨員開展服務群眾的活動。
他還協助建成了380平方米的村級服務中心,完善了村黨支部、村委會各項制度,構建“黨建+志愿服務”工作新格局。
疫情發生后,村黨支部的戰斗力得到了充分檢驗。宋劉斌組織村里的黨員開展地毯式疫區返鄉人員排查,并進行了全方位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確保了枧桿山村無聚集性活動、無疑似或確診病例。組織黨員積極開展復工復產等工作。2020年2月22日,村里的兩個扶貧車間開始復工,解決了35名村民就近務工的問題。另外,依托7個產業基地,為村民提供務工機會、創造產業發展條件,提供了15個公益崗位,在臍橙園套種菊花和紅薯,幫助村民開辦養雞場、養牛場、養鹿場,讓更多的村民不出村也能掙錢養家。
此外,宋劉斌還幫助枧桿山村建好了文化大禮堂、農家書屋等10個文化陣地,先后邀請長沙理工大學220余名師生到村開展文化活動160余次,累計服務群眾超過5000人次。組織長沙理工大學16名支教研究生為村里留守兒童講授中華傳統文化、歷史等興趣課程,服務次數超1500人次,助力了農村教育扶貧。
▲宋劉斌(右)與村民一起踩打谷機,收割水稻。
產業“扶智”,壯大集體經濟
通過思想文化引領,村民致富的信心和動力都有了,接下來是怎么幫助村民提高致富的能力。宋劉斌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發展戰略,選派11人外出培訓,前往25個地方開展調研,邀請20多名專家到村指導40余次,培養了5名致富帶頭人。此外,宋劉斌與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學院專家合作,共同研發酵素有機肥,建成了生態臍橙園基地;引進“鴨稻共生,酵素種養”技術,生產出了高標準有機糙米和竹泉米,建成了綠色水稻基地;另外,引進大棚種植、養殖等技術,建成了果蔬大棚、高山生態養殖場、光伏發電站、扶貧車間等產業基地。幫助村集體經濟收入在2019年突破60萬元,比2018年增長10倍。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村集體經濟仍超過20萬元。
爭取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躬耕扶貧一線,助力鄉村振興,宋劉斌愛動腦筋,又踏實肯干。他積極主動爭取1300多萬資金建好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幫助260名貧困人口入住集中安置新居,并打造了后續產業基地。爭取1400多萬資金發展產業和改善基礎設施……
此外,宋劉斌充分發揮后盾單位的優勢,向長沙理工大學爭取16萬元資金,捐贈給邵陽市慈善總會,用于新寧縣貧困戶和邊緣戶白血病患者。爭取30萬元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助力了鄉村振興戰略。疫情期間,枧桿山村的臍橙出現滯銷。宋劉斌積極聯系學校認購村里4萬多斤臍橙支援疫區,解決臍橙滯銷難題,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截至2020年11月底,該校已完成消費扶貧或直接采購新寧縣及對口幫扶村農產品金額超過2200萬元。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友風采 > 文章正文
萍中人丨驕傲!萍中校友宋劉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 發布日期: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