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興亡、民族振興。為進一步推進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學生對情緒的認知水平和自我調節能力,引導學生形成豁達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幫助其學業進步、快樂成長。12月7日,陽光明媚的冬日下午,萍鄉市教育局關工委主辦,由萍鄉中學心理健康教師易琦老師在萍鄉中學翠湖校區開展主題為《高中生情緒管理》的講座。萍鄉市教育局關工委關愛報告團團長袁劍臨及各縣區、市直學校負責關工委工作的老師參加活動。
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進入高中階段,隨著學習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加,學生會遇到越來越多焦慮、彷徨、煩惱的時刻,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高中生因為其年齡、心理、認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在情緒上會呈現出相應的強烈、脆弱的特點。
易琦老師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情緒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學會對情緒作出恰當的表達,逐步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她從培養學生積極心態出發,運用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艾利斯的情緒ABC理論、丹尼·戈爾曼情商(EQ)理論,使學生掌握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提升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認識到情緒沒有好壞之分,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對錯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提示我們所處的情景,反映我們內心深層的需要。回避、控制只不過是壓抑,每一個負面的情緒背后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情緒處理的方式是關鍵。她帶領同學們一起分析影響情緒的因素,鼓勵同學們在遇到挑戰、挫折時,嘗試用情緒ABC理論進行轉換,調整認知,保持合理信念和積極動機,從而轉變自己的情緒,增強自信心和抗壓能力,提升幸福感,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喜、怒、哀、懼、厭”是人類的五大基本情緒。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個具有高情商(EQ)的人呢?本次講座運用了表達性藝術心理輔導的方法,如曼陀羅繪畫,充滿了趣味性和靈動性。同學們踴躍舉手發言,現場氣氛相當活躍。同學們不僅學會了ABC 情緒理論,也學會了具體的管理情緒的方法:覺察、表達、轉換,用積極的信念澆灌內心幸福與快樂的種子,最終達到提升自身情緒管理能力的目的。
教師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遵循學生情緒管理規律的基礎上尊重以及關愛學生。要做好高中生的情緒管理,父母和孩子融洽相處的家庭環境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也有著顯著的幫助。
高中生正處于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的青春期(12~18 歲),這一時期的學生身心發展不平衡,情緒穩定性差,很容易產生諸多不良情緒。“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夠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幫助同學們降低消極情緒對自身成長、學習生活產生的不良影響,希望同學們掌握情緒管理的科學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穩定的心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