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體現在校園里,不僅老師可以喚醒學生,學生可以喚醒學生,而且教學相長,學生也可以喚醒老師。當然,育人的責任更多落在老師們肩上,老師不僅要以自己的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召學生,而且要以愛與溫暖來陪伴學生成長。
只有長久的陪伴
才知道學生想要什么
教師的工作狀態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我校每天要求值日人員早上6:30前到學校,晚上23:00查寢后離校(每天兩名值日干部住校),巡視校園不少于三遍,全方位的看,看學生的狀態,看老師的狀態,通過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每巡視一遍,都會看到一些感人的場景。
值日干部查看上課情況
用餐時查看排隊情況、用餐質量
查看學生在校生活情況
只有長久的陪伴
才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晨跑時老師早早打開廣播
為管理晨跑,體育組姚老師將自己的兩個孩子6:30就帶來學校
只有長久的陪伴,我們身上那些美好的東西才能展現出來,那些想給學生的美好品質,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說什么,不需要表現什么,只是靜靜地陪在學生身邊,和她一起成長就好。
只有長久的陪伴
才能給學生更多的自信
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意義,怎么說都不為過。孩子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事情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對了還是錯了,他們不知道這樣、那樣的選擇是否合理,或者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個好孩子還是壞孩子,而這時候,老師的陪伴就顯得更為重要。
當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時,我們在旁豎起大拇指
當他們面臨選擇時,我們能耐心聽他們說完,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他們一起分享,提出相對中肯的建議,但會把最后的選擇權交給他們。
當他們想要逃避時,堅定的站在他們身邊,很多時候不需要說什么,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只是一個堅定的背影就夠了。
當他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我們主動擔當,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向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后服務選擇,開展“補基”服務。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園動態 > 文章正文
萍鄉中學在“雙減”政策下的寄宿制學校管理
- 發布日期:2021-10-14